中國網3月13日訊央行行長周小川今日在人大記者會上就“貨幣政策與金融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在回應中國貨幣供應量問題時,周小川表示,從國際比較來看,M2的數量是和誰去比呢?有的和GDP相比,即便和GDP相比,中國也不是最高的,日本比我們更高,還有其他一些國家也比我們要高。這些高的國家是不是會產生很高的通脹呢?也不見得。
媒體記者在會上提問稱:“現在普遍比較關注中國的M2已經快要接近百萬億,很多人形容為‘堰塞湖’,您怎么看待這么大的貨幣量,中國經濟今后若干年要消化它時,有沒有可能會引起長期的通脹風險?”
周小川表示,從中國的具體情況來看,這么多年經濟增長情況究竟怎么樣?物價上漲情況怎么樣?過去歷史規律上M2的增長是什么樣的狀況,這個狀況是不是大體合適,是偏多還是偏少了一點?我們首先必須回答這個問題。至少從目前來看,特別是新世紀以來,盡管經歷了各種不同的經濟階段,2003年有非典,2008年有全球金融危機等等狀況,但總體來說黨中央、國務院的把握還是相當不錯的。
他指出,從國際比較來看,M2的數量是和誰去比呢?有的同志是和GDP相比,即便和GDP相比,中國也不是最高的,日本比我們更高,還有其他一些國家也比我國要高。這些高的國家是不是會產生很高的通脹呢?也不見得。因為日本迄今還在擔心通貨緊縮,還在力求走出通縮。對此,可能需要考慮很多復雜的因素。我們可以給大家一些思路,就是要注意到通常儲蓄率高的國家M2也比較高。中國的儲蓄率在全球來講相對比較高,本來亞洲的儲蓄率就是高的,而中國在亞洲國家中也是高的。
周小川表示,儲蓄的渠道既可以走直接融資,比如說股票、債券,從直接融資變成投資,也可以走銀行,從銀行存款變成銀行貸款去支持經濟發展,這叫間接融資。間接融資比重比較大的國家,M2往往也會偏高。中國這兩條都占到了,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儲蓄率高,其中包括家庭儲蓄率也是高的,同時間接融資比重也比較高,大量的儲蓄資金走銀行,從銀行存款變成銀行貸款。因此,我國M2的比重是高的。如果我們今后能夠控制M2的增長率,將其保持在合適的水平,就不會導致突發性的物價上漲,所以M2的總量和“堰塞湖”不是一回事。(中國網財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