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合組織(OECD)公司治理研討會昨日在北京舉行。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以下簡稱中上協)執行副會長李小雪表示,經過長期艱苦不懈的努力,國內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顯著提高,但仍然有許多需要完善和改進之處。中上協副會長楊樺認為,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和發展的深入,上市公司治理將呈現七個方面的發展趨勢。證監會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李量還建議,應當努力降低中小企業的公司治理成本,如在審計、信息披露方面降低費用。
李小雪指出,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公司治理結構日益受到世界各國重視,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能夠吸引投資者,增強企業融資能力,促進經濟增長。經過長期艱苦不懈的努力,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顯著提高,但仍然有許多需要完善和改進之處。中上協本著“服務、自律、規范、提高”的宗旨,致力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積極推動上市公司不斷改進和完善其公司治理結構。OECD公司事務部負責人伊薩克森(MatsIsaksson)表示,中國在公司治理領域持續不斷的改革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希望中國與OECD在公司治理領域進行更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楊樺在介紹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的特點和發展趨勢時表示,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和發展的深入,中國上市公司治理將呈現七個方面的發展趨勢,即:由政府主導的治理模式逐步向企業自治、行業自律和政府監管“三位一體”治理模式演變;公司治理結構由單一結構向多元化演變;由三會權利平衡的治理模式向更加突出董事會建設演變;激勵機制由單一利益激勵向多元化激勵演變;公司治理由內部治理向內部和外部共同治理演變;股權文化由注重公司自身向更加突出回報投資者演變;上市公司發展環境由內部創新改良向市場各方共同推動演變。
針對提升公司治理推動企業的發展和創新,李量建議,應當努力降低中小企業的公司治理成本,比如在審計、信息披露方面降低費用,要處理好保護中小股東權益和股權公平之間的協調關系,針對不同類型的公司推動差異化的公司治理建設。
來自經合組織專家艾瑞克?凡梅倫(ErikP.M.Vermeulen)博士則介紹了美國納斯達克(NASDAQ)、英國創業板(AIM)以及其他市場創新增長型公司治理的基本經驗。他特別指出,從擬上市公司到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要求更加嚴格。市場規則、規范當然重要,同時,能夠為公司創建好的生態系統,幫助導入平衡的董事會,更好的股東參與等也非常重要,這些方面也是OECD關于公司治理的新倡議所重點關注的內容。加拿大前安大略證監會主席、范式資本董事長戴碧德(PeterDey)介紹了國際上對家族型企業中小股東保護、實際控制人監管及監管成本問題。
此次論壇還邀請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研究機構的學者從不同側面研討對上市公司提高治理的看法。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珠林從機構投資者的角度對上市公司治理提出了若干建議;IDG資本創始合伙人熊曉鴿介紹了私募選擇投資對象的標準,希望監管部門和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等相關機構一起努力,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整體治理情況,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清水出芙蓉”的良好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