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交通(行情,資金,股吧,問診)董事長楊國平比較傾向于向香港、新加坡等發達地區和國家看齊:出租車不應該是公益性行業。他說,出租車行業以前屬于市場化運營,但是最近幾年并沒有堅持市場化發展。
證券時報記者劉曉暉
今年兩會期間,媒體曾傳出上海欲進行出租車行業“去公益化”改革的呼聲,然而幾個月過去,改革并沒有落到實處,反而呼聲越來越弱。針對目前上海幾家上市公司出租車業務每況愈下的現狀,某出租車公司副總直截了當地說,應該把出租車業務剝離出上市公司。
強生控股(行情,資金,股吧,問診)、大眾交通、錦江股份(行情,資金,股吧,問診)、海博股份(行情,資金,股吧,問診),這4家上市公司共擁有超過3萬輛出租車,占了整個上海5萬多輛出租車的六成以上。強生控股更是在吸收合并了巴士股份的出租車業務之后,以出租車經營作為自己的主業。這在全國絕無僅有。在大眾交通、強生控股等公司上市的上世紀90年代初,出租車行業的發展處于黃金時期,成長迅速,盈利能力強,然而十幾年過去,出租車業務的利潤卻逐年減少,在份子錢不斷下降的情況下,運營成本卻逐年上升,2014年將出現局部虧損,2015年將全行業虧損。
在專業人士看來,不能掌握定價權的公司,是不符合上市條件的。上海的這4家含有出租車業務的上市公司,并沒有權力根據自己的運營成本來確定出租車的運營價格,在上海,出租車價格的制定是政府行為,連出租車司機上交給公司的份子錢也由政府說了算,最近幾年來,雖然成本逐年上升,但份子錢卻一直在降,最近的一次降價是2012年,每車每月降了300元,用某業內人士的話說,降的都是“純利潤”。
大眾交通董事長兼總經理楊國平認為,出租車行業定位存在問題,到底是公益性行業還是市場化行業?沒有明確說法。
對城市出租車的定位,比較一致的說法是“滿足特殊人群的一般需求和一般人群的特殊需求”。在國務院審議通過的《關于實施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的指導意見》中,出租車既未納入公共交通,也未列入公共交通的補充。
這個問題在楊國平看來,他比較傾向于向香港、新加坡等發達地區和國家看齊:出租車不應該是公益性行業。他說,出租車行業以前屬于市場化運營,但是最近幾年并沒有堅持市場化發展。2006年至今,上海出租車司機的份子錢統一由1萬多元降到了8000多元,與此同時,由于員工交納的“四金”每年上漲10%等原因,企業的運營成本逐年上升,而運價偏低,企業合理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然而,上海市出租車行業“去公益化”理念并沒有被認可,市場化運營更是無從談起。并且,由于出租車公司大多裝在上市公司里面,上市公司的運營相對規范,一些擦邊球行為都被禁止,這進一步提升了出租車公司的運營成本。
據了解,上海市交通港口局近期對出租車行業進行了調研,可能會出臺一個《支持上海出租車行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在這份意見當中,能否給出租車行業一個合理的定位,是公益性行業還是市場化行業?前幾年,上海的城市公共交通已經從上市公司業務中剝離出來,如果出租車行業屬于公益性行業,就應當由政府買單,并從上市公司業務中剝離。
退市,還是去公益化?對上海含有出租車業務的上市公司來說,并沒有太多折中的路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