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益驅動之下,公募基金們終于按捺不住聯手上陣了,直接介入上海家化(行情,問診)的內部紛爭。10月19日,上海家化收到易方達、匯添富、華商三家基金管理公司函件,提議修改公司章程,增加1名董事并推舉曲建寧為上海家化董事候選人。基金出面介入上海家化內部紛爭的背后,是因為倉位太重,上海家化的漲跌直接關系到基金的重大利益。
截至10月15日,易方達等三家基金公司合計持有上海家化18.59%的股份。如果再算上其他基金持有的股份,基金實際上是上海家化最大的股東。基金試圖通過推舉董事等方式來謀求在上海家化董事會中更大話語權,這勢必帶來一系列新問題,這是需要市場各方引起警惕的。
安插代理人獲得內幕信息優勢
隨著A股進入全流通時代,基金在市場中的影響力有所減弱,逐步開始謀求在上市公司中的話語權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重慶啤酒(行情,問診)乙肝疫苗事件重創了大成基金,大成基金因此憤而提出罷免重慶啤酒時任董事長黃明貴的議案,但終究還是沒有能斗過產業資本。然而,自此基金介入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的步伐一發而不可收,在格力電器(行情,問診)股東大會上,基金聯手否決了大股東提名的董事候選人周少強,由基金推舉的董事候選人馮繼勇則順利當選。這次易方達等3家基金公司如法炮制,介入上海家化的管理層調整,有人叫好,認為是從“向散戶要利益”轉為“向上市公司要利益”的可喜進步。如果這種模式得以確立并推廣,必將帶來嚴重的后遺癥,危及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基金利用資金優勢在A股市場呼風喚雨已經有目共睹,聯手炒作也屢見不鮮,應該說確實賺的都是散戶們的錢。但是當基金深度介入上市公司的內部治理以后,怎么“向上市公司要利益”呢?基金能從上市公司要到的利益無非就是更多的話語權和內幕信息,最終還是要在二級市場上“向散戶要利益”,散戶投資者的命運將更將悲催。
基金推舉自己的代理人進入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實際上就是在上市公司中安插了自己的“喉舌”和“耳目”,一方面可以為自己的利益代言,另一方面則可以獲取大量內幕信息。基金本來就具有較大的信息優勢,如果又在上市公司中有了自己的代理人,基金呼風喚雨的能量將更大,手段也會更多樣,那樣散戶投資者的處境將更為險惡。股市投資本質上是零和游戲,有所賺必有所虧,基金的資金優勢再加上得天獨厚的信息優勢,當然可以確保其成為常勝將軍。這讓散戶投資者情何以堪?A股市場還怎么健康發展?
基金參與公司治理或觸犯法律
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基金在上市公司中安插自己的代理人將帶來法律上的問題。過去,基金對上市公司的內部信息并不是很清楚,因此當上市公司業績突然“變臉”時,基金往往也會成為受害者。如果基金在上市公司中有了自己的喉舌耳目,情況將大不一樣,基金將可以憑借內幕信息優勢先人一步。這里,問題也來了。因為在上市公司內部有了自己的代理人,基金實際上變成了內幕信息知情人,根據證券法的規定,內幕信息知情人是禁止買賣相關股票的,否則就構成內幕交易。因此,基金如果推舉自己的代理人進入上市公司董事會,將很難再正常進行相關股票投資交易,這與基金的宗旨是南轅北轍的。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基金給上海家化股東大會的提案。曲建寧是上海家化的前任總經理,或許算不上是基金的“代理人”,但由于曲建寧在上海家化已經被邊緣化,因此基金將其重新推上核心管理層,曲建寧當有知遇感恩之心,這讓他以后如何正確面對基金可能提出的各種要求呢?即使曲建寧能很好地處理好與基金的關系,但只要沒有制度上的保障,就不能讓人放心。如果以后基金群起效仿此類模式,僅憑自律來規避問題,出問題則是必然的。
有鑒于此,基金深度參與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的模式不可取。基金應該擺正自己的角色,憑借自己的人才優勢研究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證券市場的大勢,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如果指望通過安插代理人來掌握上市公司的內幕信息,那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監管部門也應該針對這種新情況,制定相應的法規來防微杜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