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滬深兩市股指慣性低開后,在小市值品種大面積反彈的推動下逐浪走高,最終兩市股指均以小陽線報收,但上證綜指未能收復2050點重要關口。兩市成交量也出現進一步萎縮,創出1849點以來的成交量新低,弱勢特征比較明顯。一方面,主板延續低迷走勢;另一方面,創業板指大漲2.19%,K線形態呈現“陽包陰”上攻格局,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成交量未能同步放大。總體而言,滬深股指在經過連續下跌后,部分短線指標已出現背離跡象,繼續向下殺跌的空間已非常有限。
從盤中熱點來看,小市值品種昨日出現大面積反彈。尤其是創業板,在蘋果、智能穿戴、智能電網等概念板塊強勢走高的帶動下大幅上漲。主板的表現相對較弱,醫療器械、采掘服務、農業服務、電子制造、環保工程、電氣設備、金屬制品、計算機應用、光電子、通信服務、新材料等板塊漲幅靠前,銀行、煤炭、鋼鐵等權重板塊跌幅靠前。位居昨日漲幅榜前列的主要是四類品種:一是前期上升通道保持良好,剛剛開始加速上漲的個股,如新天科技、德賽電池、金城醫藥、奧飛動漫等;二是前期底部構筑比較充分,剛剛形成底部區域,然后放量突破的,如九洲電氣、東材科技等;三是股價在次高位平臺整理充分,一舉放量突破整理區的,如順榮股份、安諾其等;四是超跌反彈品種,如昌九生化、上港集團等。
導致近期股市下跌的因素,除了受制于資金面緊張之外,IPO的開閘及新三板的擴容導致的資金分流效應對股市的沖擊不可小視。近期的公開數據顯示,新股發行的速度之快遠遠超出市場預期。截至目前,已有26家公司取得了批文,本周有8只新股申購,下周申購新股數更是達到18只。如此快速的發行新股,無疑是造成市場恐慌氣氛蔓延的主要原因。
從技術面來看,上證綜指短線已形成明顯的“底背離”態勢,預示短期繼續向下殺跌的空間有限。但考慮到新股發行的壓力及資金面緊張等因素,短期股指恐怕難以形成樂觀的局面,建議投資者還應保持觀望,耐心等待市場有效企穩后再考慮進場。
雖然短期滬深股市延續低迷走勢,但并不代表今年的股市缺乏參與的機會。筆者認為,今年至少會出現一個局部的小牛市,如果政策與經濟層面給力,也不排除形成較大的系統性機會的可能。目前的下跌,一方面是為了消化新股發行的壓力和資金面緊張的制約;另一方面則是為未來的上漲提前“挖坑”。今年的投資機會將主要集中在成長性良好的中小盤個股上。北京股商崔曉黎
(責任編輯:陸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