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位請跟我朗讀:低成交量并沒有什么值得擔心。
當然,我們一再重復這句話,并不是說市場上沒有任何是值得擔心的。只是,我可以滿懷自信地說,哪怕股市從現在開始就下跌,那也和近期的低成交量之間沒有任何關系。
這是因為,就像上好了鬧鐘一樣,股市在每年的夏天,成交量都會變得枯竭,尤以8月為甚——這時候,大量的投資者和交易者都去度假了。因此,當今年8月和歷史上其他的8月一樣交易清淡,我們當然沒有理由把這拿來當作是令人吃驚的事情,甚至是看空的理由。
然而,華爾街能夠記得的事情總是很少的。因此,現在同樣像上了鬧鐘一樣,最近幾周以來,交易者都開始對近期的低成交量表示吃驚,而且覺得這可能是個看空的前兆了。
其實根本沒有什么好吃驚的。
我對紐約證券交易所過去幾十年的每月平均成交量數字進行了分析,結果就是最好的證明。我發現,幾乎在每一年當中,8月都是成交量最低的月份。
事實上,在混亂不堪的華爾街世界當中,滿足統計學家要求的95%條件,可以被認定是確實存在某種模式的地方不多,而8月與低成交量之間的關聯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今年8月的低成交量之所以會引人注目,與去年的比較是原因之一。可是,必須指出的是,真正例外的是2011年,而不是今年。我們應該記得,去年的這時候,市場行情正在被迫消化美國債務評級調降的變化,遭受著每天巨大波動的沖擊,而在這種情況下,成交量的猛增也是不難理解的。
或者,哪怕你不覺得去年的低成交量是例外,你也不該忘記另外一個事實:在去年8月的高成交量之后,市場也沒有立即探底,而是一直等到了10月上旬,即一個多月之后。
我們要說超過正常水平的成交量對于市場就是好事,其實是很難站得住腳的。
同樣,我們也很難說,8月成交量相對于一年當中其他月份來得較低就是件壞事。1970年代早期至今,8月成交量相對最低的時候出現在1975年的8月,而在之后的十二個月當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了16.6%。
如果今年的清淡成交量之后出現的是這樣的結果,那我們真該謝天謝地了。
那么,最終的結論是什么呢?我們只能說,8月的低成交量對于隨勢操作而言,其實毫無任何意義。或者退一步,哪怕有所意義,我們也很難據此判定自己的立場應該是看漲還是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