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資本市場整體疲軟的情況下,關于老百姓“養命錢”的社會保障基金收益情況備受關注。昨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公布的2012年年報顯示,該基金資產總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達到.37億元;雖然7.01%的收益率繼續跑贏了同期通脹率,但在收益表中,去年炒股收益大幅下降,僅賺了4億元。并且,隨著老齡化支付高峰帶來的財政壓力,現有的資產總額仍需壯大。
收益率7%跑贏通脹
全國社保基金2012年年報顯示,該基金資產總額首破萬億元,達到.37億元。全國社保基金目前管理的資金主要包括三部分:中央政府集中的國家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9個試點省(區、市)委托管理的做實個人賬戶中央補助資金;受廣東委托投資運營的基本養老金,后兩者均受地方委托管理。
從投資業績看,2012年全國社保基金權益投資收益額646.59億元,投資收益率7.01%。基金成立以來年均投資收益率8.29%,繼續跑贏同期通脹率。從投資收益看,7.01%的投資收益率創近三年最好水平,2011年與2010年分別為0.84%和4.23%。
炒股一年僅賺4億元
7.01%的收益率是如何實現的呢?根據年報,近年全國社保基金投資范圍進一步擴大。其中,境內投資涉及銀行存款、債券、信托投資、股票等。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在上述幾類收益中,2012年衍生金融工具收益最低,為0.7億元,其次是證券差價收入,也就是炒股收益,僅賺了約4億元,與2011年的117億元相差甚遠,收益縮水近97%,這與去年股市整體環境有很大關系。在這些投資中,去年賺得最多的是交易類金融資產收益,達到247.9億元。
年報還首次披露了去年廣東1000億元基本養老金委托投資運營情況,該基金權益2012年末余額為1034.09億元,實現較好收益。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這種委托投資的方式可以考慮擴大范圍,目前超過2萬億元基本養老金散落在各地,由上千個單位統籌,需要有一個投資和營運的主體負責在境內外進行投資,實現資金保值增值。
養老金“蓄水池”壓力不減
全國社保基金的成立就是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社會保障需求,彌補因為養老制度轉軌帶來的養老金缺口。目前大多數地方社保基金仍由各地來管理,雖然人保部多次強調我國五項社保基金收入多年高于支出,但是根據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顯示,2011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達到14個,收支缺口達到767億元。
并且,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從2008-2012年,全年五項社保基金比上年支出增長率分別為25.8%、24.9%、21%、21.5%、16.8%,而全國社保基金年均投資收益率僅為8.29%。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提高,基金壓力將越來越大,僅靠基金的投資很難填補缺口。
專家分析稱,雖然資產首破萬億元,但在這1萬億元資產中,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有8900多億元,約合1500億美元,從國際養老水平看,體量遠遠不夠,從人均看更是差距較大,養老金“蓄水池”亟待加快壯大。北京商報記者李子君/文胡瀟/制表
標簽:社保基金基金資產炒股基金成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